原标题:非通用语类翻译大赛国际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7月25日,“第二届世界中葡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澳门理工学院圆满举行,大赛各奖项揭晓。外国语学院2015级葡语专业学生刘宇轩、王若昕和指导教师颜巧容组成的参赛队伍获得此项世界级翻译赛事的冠军!
想知道获得非通用语类翻译大赛国际冠军
传传:首先要恭喜师哥师姐代表中传葡语专业在第二届世界中葡翻译大赛中夺冠,虽已过去两月,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夺冠时分的感受吗?
王若昕:最开心的事情是自己辛苦翻译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肯定吧。其实能翻译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小说,本身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文学翻译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能够在世界级的比赛获奖还是非常惊喜和激动的。我们是在颁奖典礼之前收到了主办方的邮件,并没有告诉我们获的什么奖,但是让我们准备中葡双语500字获奖感言。所以颁奖那天,既要紧张地准备发表获奖感言,又要等待主持人宣布结果,内心的弦一直绷着,无暇感受喜悦。
传传: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世界中葡翻译大赛吗?
王若昕、刘宇轩:世界中葡大赛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及语言大数据联盟支持、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及澳门理工学院合办。这次翻译大赛是第二届了,去年的第一届比赛是中文翻葡文。这次比赛一共有来自中国大陆、澳门、葡萄牙和巴西的117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由二到三名同学和一名指导老师组成。参赛队必须翻译由主办单位提供的不少於10000句的葡文原文,包括文章或书籍,须於收到葡文原文后三个月内译成中文。一开始我以为大家收到的原文作品是一样的,后来才发现每个人拿到的葡语原稿都是随机的,我们拿到的是一本小说,但听说有的学校拿到的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论文。
传传:在这次参赛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又是怎么积极调整的呢?
王若昕:首先这本书的题目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准确说我们到现在还没确 定。因为“Jesusalém”这个词是作者自己造的一个词,可以看成是“Jesus”和“Além”两个词,分别是“耶稣”和“除……之外”的意思,同时它又和耶路撒冷(Jerusalem)差一个字母。
在这本小说里,这个词也是作为一个地名反复出现在描述和对话中。整个小说更像是“我”的回忆录,小说开篇写道整个世界已经结束了,世界只剩下了“我”、我的父亲、我的哥哥、我的舅舅和一个仆人。他们居住在一个荒野里,父亲给那个地方取名为“Jesusalém”。一开始我们想在东方文化里找到一个相似的概念,想到类似“神无国”这样的名字。这本书在巴西出版的名字是“Antes de Nascer o Mundo”(《世界诞生之前》),所以我们也根据这个名字想到了类似“鸿蒙”这样的名字。但总觉得这样的名字缺少了原文的味道。因为我想象的这个故事应该是发生在非洲这个大陆上,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是在草原里的一片荒野营地。所以用这些名字还是有些牵强。
后来我们还是决定音译,音译我们就以“耶路撒冷”基础,但是中间的音是取“祖”的音还是取“素”的音我们两个人又产生了分歧。我个人觉得原文中提到了很多次关于“祖先”的事情,而且这个发音也与葡萄牙语本来的发音接近。一开始我们说这个问题留到翻译完全文再决定,我一直用着“耶祖撒冷”写,他一直用的葡语单词。当时就说这样很有可能最后就用“耶祖撒冷”了。事实也的确如此。翻译到最后,这个词已经深深植入了我电脑的输入法,而且自己好像也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好像真的去那个地方旅行了三个月,当提交文件的时候,我觉得是离开了“耶祖撒冷”那个地方。最后我们两个也没有说服彼此,就找了另外一个同学,让她随便选一个,最终小说中的地名我们还是用了“耶祖撒冷”。
但是整本书的书名,我们还是想用意译的方式翻译。恰好比赛任务是要求从第一句话开始翻译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定下最后的书名。关于书名,我们有过两种考虑,一个是“没有上帝的世界”,一个是“上帝没有来“。这都是综合作者自创的词的含义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的考虑。
就在我们颁奖典礼结束1个月之后吧,这本书的第一本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版了,是由北京大学葡语系的樊星老师翻译的,她将书的名字和书中的地名翻为了“耶稣撒冷”。
刘宇轩:因为中文和葡文的巨大差异,有一些单词根本无法用单独的一个中文词来表示,再加上米亚科托很擅长创造新概念,所以文中有很多词是词典上查不到的。比如说baptizar(洗礼、命名)这个词,作者以它为根创造出了desbaptizar、rebaptizar,“des-”是否定前缀,“re-”表示重复。因为这两个词在文中讲述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考虑了很久之后,我们把他们统一处理成了“重新洗礼”。樊星老师已出版的《耶稣撒冷》中则处理成了“除名仪式”和“再洗礼”,这显然比我们的更好。
书中的人名有几个是来自非洲语言的,为了保证名称音译得准确,我们请教了斯瓦希里语的一位同学,让他把那些非洲语言的名字用斯瓦西里语读给我们听,我们觉得这样应该比直接用葡语的发音规则来音译更准确。非常感谢他!
△2015级葡萄牙语王若昕发表获奖感言
传传:这次参赛过程中,有什么趣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王若昕、刘宇轩:我们每人翻译完一节,都会互相看一下,讨论之后再作修改。讨论的过程中其实经常会发现一些非常奇葩或者搞笑的表达。记得有一个也是作者自己造的词,我翻译的时候翻译成了“耶稣自己从十字架上跑下来”,差不多是这样吧,自己打字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没意识到,等到讨论的时候读出来就会觉得特别搞笑。
传传:你们这次的参赛作品是《耶稣撒冷》(葡语名 《Jesusalém》),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著作吗?
王若昕、刘宇轩:米亚·科托是一位莫桑比克作家。所以他的葡萄牙语可以说是有非洲特色的葡萄牙语,他在葡语文学界也非常有影响力。我们在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留学的时候还见到了作家本人,他受邀参加阿雷格里港市举办的第63届图书节,我们有幸参加了他的座谈会。据说他经常到巴西南大河州,差不多每年都会去一到两次,在巴西也非常有知名度。
米亚·科托的写作风格是非常诗意的,大家评价他的作品也是说,从小说里随便拿出一句话来就是一句诗。这也是我在阅读和翻译中最直观的感受吧。他也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其实近些年很多作家都并不认可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说法。因为这些故事对故事发生的大陆来讲可能就是现实,只是现实。
传传:《耶稣撒冷》的作者米亚·科托当今葡语世界中的著名作家,近年来更是屡获大奖。能谈谈对他与他的作品的理解吗?
王若昕、刘宇轩:他的作品里主要反应了殖民、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女权、人性等等。这次和《耶稣撒冷》一起出版的还有《梦游之地》和《母狮的忏悔》,被称为米亚·科托三部曲。我读了一点点《梦游之地》,《母狮的忏悔》还没有开始读。就我读过的这两本和看过的一些其他人的分析,他的这些作品都与一场旅行相关,这种旅行是逃离自己或是逃离过去的,主人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与自己相处。
传传:葡萄牙语是一门十分优美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人被她所吸引。你最喜欢的葡语作家是谁呢?最爱的葡语书籍?有什么可以向大家推荐的吗?
刘宇轩:中国的读者们比较了解的葡语作家应该是巴西的保罗·科埃略,他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等都是很著名的。但是,我们在巴西的这一年,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平时,谈到作家的时候,巴西人都表示“他只有在巴西境外才受人喜欢”。再好的作品也会有人批评,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必过于在意,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就可以了。
王若昕:我现在读的葡语原文书籍其实还不多,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来给大家推荐。希望大家有喜欢的葡语作家可以给我推荐。
△2015级葡萄牙语学生于巴西合影
传传: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很辛苦的,要学好一门外语更是如此。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在学习葡语的过程中你积累了什么经验吗?对于同学们学习第二(三)外语,你有哪些建议呢?
王若昕、刘宇轩:在葡语学习方面,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了。语言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藏在语言后面的是众多葡语国家的文化。那些最难翻译的部分,恰恰是文化独特性最强的部分。如果想要学习外语的话,除了语法词汇等基本功,可以通过书籍、纪录片、音乐、新闻等各个方面去了解相关国家,一定会有帮助的。
颜巧容,福建永春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本科、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澳大人文学院葡文系博士候选人,2004年7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执教至今,曾于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对外汉语部任教 。
颜巧容教学成绩突出,曾荣获第二届世界中葡翻译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深受学生喜爱;科研成果累累,曾获中国非通用语协会译著类二等奖;还曾参与十九大会议葡文翻译、《香港“一国两制”白皮书》葡文翻译,主要负责及参与了多部影视剧,负责与参与多项教研项目。
传传:颜老师您好,这两位同学是如何打动您,让您决定担任他们这支队伍的指导老师的?
颜巧容:首先,这次比赛是我们这两位同学主动报名参加的。而本次世界中葡翻译大赛要求每支队伍必须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而且学生与指导老师必须来自同一个学校。而我校葡语专业只有三名在职教师,要承担三个在校班级(年级)所有专业课程还要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是非常重的,同时,我们还有进修和科研任务。
当这两位找到我,请我当他们的指导老师时,我本人其实处于非常忙碌紧绷的状态,但是在同学需要的时候及时地提供帮助,是专业老师应该且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加之这两位同学确实是非常优秀,语言功底很扎实,我也上过他们的专业课,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处事风格。所以还是努力克服困难,担任了他们的指导老师。
△颜巧容老师与获奖学生王若昕、刘宇轩合影
传传:您在担任这支队伍指导老师时,都是如何教导、要求同学的?
颜巧容:其实我刚当他们指导老师,就跟他们说:“你们既然选择我当指导老师,那就要按我的要求,全心投入,师生共尽力。”当然了,这个比赛毕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我也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还是需要同学们自己来完成的。当他们遇到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的时候,进行指导。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指导老师能给他们的首先是一个态度层面的东西。一种对于翻译作品的工匠精神和专业主义。做这个文学作品或者任何作品的翻译啊,其实都是要有始有终,要带着情感的、浸入式地去翻译。然后要认真地去理解这个原意,即原文的意思,这个是最重要的。对一些细节一定要把握好,应该去查找的必须去查找,不能省略这个步骤。一定要做到始终认真严谨,对于每一句话都要理解透彻,专注细致地完成。
第二就是对译文的具体处理方面。他们翻译之后,我进行了全稿通读。这时候我会关注两点,第一就是葡萄牙语译成中文后,中文语句是否通顺流畅。第二就是与原文的贴近度,检验他们对原作品的理解是否到位。怎样更好地理解原意,以更地道的汉语表达,是我一直强调的。让读者读起来更加精准、也更富有美感,是我们作为译者,应该不懈追求的。
就像我前面提到过的,最重要的还是这两位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当他们纠结于这个书名时,其实我也提出了我的一些建议和方案。但是呢,因这毕竟是以他们为主的这个比赛,那我还是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个想法和意见。我觉得尝试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他们现在还只是处于学生的阶段,对一些译文可能做不到尽善尽美,这是很正常的。在尝试的过程当中呢,带着自己的思考,对翻译这件事情有了自己的体验,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葡萄牙语专业师生合影
传传:当您得知我校参赛队伍获得世界翻译大赛冠军时,有何感想?
颜巧容:其实真的算是一个惊喜!毕竟有来自全球的117支队伍参加了这个大赛,能在这么多队伍中脱颖而出,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实力。证明了我们葡语专业的教学成果,我们认真为之付出的努力。这些收获,对我们来说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这种肯定。其次就是我们其实也非常感谢主办方以及大赛委员会。这次夺冠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份非常高的荣誉,我们十分珍惜。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因为都是学生作品,那么其实对于个别语句的翻译及处理方式肯定是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这是一种极好的尝试与探索,比如说两位同学在他们获奖之后还去看了北大的樊星教授刚刚出版的版本。他们很认真仔细地去阅读、去比较、去分析、去思考,思考如何让表达更加成熟道地。参加完这个比赛以后,他们的收获是巨大的,不仅是获得了荣誉,他们的专业技巧、专业态度都有质的提升。
△葡萄牙语专业师生合影
传传:中传是全国最先开设葡语的院校,近60年来,中传葡语人可谓成绩斐然。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我校葡语专业吗?
颜巧容:我校葡萄牙语专业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开展葡语教学的高校,目前还是中国内地唯一的巴西葡语水平测试点。而中传葡语专业的特色,就是有传媒学科背景的葡语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巴葡葡葡并重,以提升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专业创立以来,我们培养出了许多的优秀校友,为国家的外交、新闻业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作为一个专业来讲,我们是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尤其是我们的成绩其实是建立在很多困难之上的。我们专业目前面临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的老师确实是非常少,这可以说是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吧。(我校非通用语专业每个专业平均只有2-3位老师,教师任务很重,十分辛苦。)但是呢,我们这个专业是非常有凝聚力的。我们的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包括已经毕业了的同学们,大家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我们以广院葡语人这样一个身份为荣,并且有着很可爱的自称——广院葡萄。如果说我们专业能有一些成果,那一定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葡萄牙语专业师生合影
团结凝聚,专业主义,工匠精神
这是中传葡语人的情怀!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弘道崇德,以梦为马,不负芳华!
从现在开始编织自己未来的梦想,
让中传成为你们梦想升起的地方。
责编刘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新一届国家反恐领导小组亮相 谁是新面孔?
发改委督察非户籍人口落户 强二线城市有望成落户重点
首次披露!武长顺落马前夜的疯狂举动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春天已经不远了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四川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飓风迈克尔席卷美国 轮船倾覆海中
比利时F-16在基地被自家战机击中起火
行走高碑店:电影行业的天上人间